合理使用燈光,對人的視力有著很重要的影響。本人認為長時間在日光燈下看書、寫字是造成大量學生近視的重要根源。
光是一種波長極短的電磁波,波長由長到短分別顯示為紅、橙、黃、綠、藍、靛、紫等七種顏色,我們通常說的白光是這七種顏色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太陽光是自然界最常見的光,我們白天(不用燈光的情況下)能看到的物體,其實看到的都是從物體表面反射的太陽光,物體之所以表現出不同的顏色是由于不同物體反射的波長不同。人類千百年來生活在太陽光下,已經形成了眼睛對太陽光的適應,而太陽光是由于太陽內部的熱核反應輻射出的能量把太陽表面層加熱而輻射出來的熱光,這種光無論是波長還是時間都是連續的。而過去的學生晚上學習不是用煤油燈就是用白熾電燈鎢絲燈作為光源,這兩種光源發出的光恰與太陽光一樣有波長和時間的連續性而且七種光的成分分布與太陽光相近,當今不少鄉村還是用白熾燈照明為主。也就是過去的學生或者鄉村的學生晚上在與太陽光相仿的燈光下學習,就算暗一點都不會對眼睛造成太大的傷害,在這種燈光下學習的學生當然不會有太多的近視。
相反,所謂的“日光燈”是名不副實的,它的正名應該是“熒光燈”。它發出的光波其實與太陽光有非常明顯的差別,說明“日光燈”發出的各種顏色的光波成分比例與太陽光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另外,煤油燈和白熾燈都是由物體高溫而發光的,跟太陽光同樣是熱光。但是“日光燈”的發光原理是先由兩個電極間稀薄氣體放電發出紫外線,再由紫外線沖擊附在玻璃燈管上的熒光物質而發出熒光,這樣它在時間上是不連續的而是閃爍的,這也是熒光燈的光與太陽光的差別。
光學設計提醒您:選擇正確的燈光,對我們的眼睛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合理選擇燈光,遠離近視的困擾。